高血压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如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复制链接]

1#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及小儿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年中国指南建议除依据血小板计数外,还需要根据病程长短分期及年龄和出血程度分级来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按照指南ITP分为四型,其中慢性ITP(cITP)是指病程持续12个月以上,多为西药无效或呈药物依赖的患者,发生在大多成年ITP患者及部分患儿,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差等特点,故目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慢性ITP病程一年至几十年不等,患者及患儿长期受疾病及长期服用药物副作用等的困扰,不能正常生活工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单纯西医药相比,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疗效持久,稳定性好,可避免长期依赖西药治疗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从本治疗的方法,达到既能减停激素类西药稳定并提升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或正常,又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ITP在急性期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表现出“火盛”为主的特点;在慢性期除血小板数减少外,多数ITP有神疲乏力,而肌衄、鼻衄、齿衄等出血证候较少,表现出“气伤”为主的特点。从中医理论分析,多为病程日久或与治疗相关其它因素导致气虚、阴阳失和之证。主要病机特点为气虚为本,血溢脉外、瘀阻络脉为标。目前我们对中医诊治ITP的认识为:1.气虚兼血瘀是cITP的基础证候要素;2.ITP的中医药治疗要充分体现分型分期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我们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针对慢性ITP临床多表现以“气伤”为主的病机特点,独创益气通阳法及益气通阳汤治疗,采用中医的经典名方桂枝汤加味治疗本病,应用于临床20余年,取得了较好疗效,积累了丰富经验。ITP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患者在有缺陷的免疫功能基础上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血小板减少,文献研究桂枝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为“安内攘外”、“助正气,去邪气”之方,这正与cITP患者常自相矛盾地表现“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同时存在相契合。

通过益气通阳方治疗的患者会感觉乏力、怕冷,出汗等得以改善,不易患感冒(尤其是小儿患者),食欲睡眠等好转,女性的月经不调等也会有改善,起到“减症及提升血小板”的双重疗效,且长期应用安全性良好。临床研究总结益气通阳方治疗cITP疗效确切,3-6个月提升患者血小板计数方面有效率达50-70%,还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远期疗效稳定。本方以常用的经方加味化裁,组方严谨,安全多效。因为此病为慢性病,患者均需长期服药,考虑到全国各地患者来院就诊困难导致受众有限,且目前采用的饮片在煎煮、服用及携带等方面均不方便等,近年正致力于益气通阳方的成药化研究,希望尽早为患者提供既有效又适合长期服用的药物制剂,更广泛地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1月25日,本周三下午2点,“西苑门诊名中医科普课堂”第37讲开课,医院血液科李柳主任医师为您带来《中医药如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直播,直播期间可以直接向专家提问,会详细为您解析中医药如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怎么合理联合西医药治疗的方方面面。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