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肃陇南橄榄飘香破解当地脱贫难题 [复制链接]

1#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刘一荻)“这是橄榄蜜饯,吃起来完全没有橄榄的涩味;这是初榨橄榄油,很香……”,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兰热情地向来往嘉宾介绍着自己公司的橄榄系列产品。8月16日,“北京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脱贫推介会”在京举行。记者了解到,目前油橄榄成为了甘肃陇南的一张靓丽新名片,也成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新动力。

“北京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脱贫推介会”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刘一荻摄)

“洋玩意儿”扎根穷山沟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年,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53%,居全省第一,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然而,一株无意间种下的橄榄苗,成了当地“摘掉贫困帽子”的关键所在。

从上世纪90年代,董兰和丈夫白小勇承包了大片山地,开始尝试种植油橄榄。截至目前,她已经坚持了20多年。“陇南的药材、大红袍花椒等等品质都很好,但是其他地方也有,然而橄榄却是当地的特色。”董兰告诉记者,白龙江、黄土高原搭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陇南地区的“地中海气候”,为橄榄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自然条件。

依托陇南橄榄而诞生的各式产品。(央广网记者刘一荻摄)

年,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橄榄油在国际油橄榄理事会橄榄油官方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一一马里奥·索利纳斯奖。“评委觉得很惊讶,没想到中国会产出这么好的橄榄。”董兰开玩笑地说,自己用20年的种植经验“PK”掉了西班牙年历史的橄榄。

此外,祥宇橄榄油在“洛杉矶橄榄油大赛”摘得一银一铜,在纽约国际橄榄油大赛上“祥宇”特级初榨橄榄油荣获大赛金奖,在日本大阪国际橄榄油鉴评会上“祥宇”特级初榨橄榄油荣获金奖。陇南的油橄榄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

陇南的橄榄开始在国际上逐渐知名。(央广网记者刘一荻摄)

记者了解到一组数据,截至目前,陇南已发展油橄榄基地60万亩,占全国万亩的47.6%;年产油橄榄鲜果3.8万吨,占全国4.7万吨的80.8%;年产初榨油吨,占全国吨的85.4%;综合产值达18.2亿元。此外,陇南市已收集引进油橄榄品种个,建成了亚洲收集油橄榄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基因库。

陇南市油橄榄生产示范的成功,为全国树立了样板,坚定了引种区四川、云南等省重新开发种植油橄榄的信心。陇南武都生产的苗木销售到四川、云南、广东、浙江、湖北,不仅带动了全国油橄榄发展,更有力促进了武都油橄榄产业发展。

 小小橄榄敢叫陇南换新颜

橄榄究竟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多大的变化?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小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我们厂里长期雇佣的工人有人左右。大部分的陇南老百姓向我们交售果实,鲜果1公斤5元。另外,我们是陇南唯一一家在从橄榄树叶中做生物提取的厂家,所以老百姓可以把修剪掉的橄榄树叶收起来,以1公斤5元的价格卖给我们。老百姓能增收不少。”

橄榄中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被制成各种各样的饮品。(央广网记者刘一荻摄)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在推介会上表示,陇南市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辟了一条有效路径,惠及42个乡镇40多万人,先后带动多户贫困户、多人实现了脱贫。记者了解到,陇南油橄榄涉及武都、文县、宕昌、康县四个县区42个乡镇、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3.44万人。三年来通过油橄榄产业助推,油橄榄适生区贫困发生率由10.4%下降到5.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元,同比增长17%,产业贡献值平均达到元。

老百姓思想意识的变化更是让白小勇看在眼里,“油橄榄的修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之前老百姓对这些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油橄榄的产值效益。当叶子成为商品之后,他就开始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修剪,这样就提升了橄榄园的管理水平,也提升了果树的挂果能力和寿命,促进了当地橄榄产业的良性发展。”

小小橄榄让百姓生活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更让陇南的自然环境“大换脸”。董兰对此感慨万千:“我每次从北京回武都心中十分感慨,以前看到两侧的山都是土色的,现在满山遍野的都是绿绿的、整整齐齐、一排一排的都是橄榄树。”

据了解,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生态脆弱,是我国四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如今,白龙江、白水江二级阶地和泥石流沟道冲积扇上60万亩油橄榄的种植,让两江的河岸披上了绿装,不仅对人居环境美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发挥出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与橄榄相伴20年,董兰对未来的思考一刻都没有停下。她认为,一个产业必须要有科技含量。“否则只能是低端的农产品。现在,我们有建立了国外著名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院士工作站,就是为了发现橄榄身上的有效成分,让我们的产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陇南的橄榄不输欧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