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朋友会问我:群主,教我下怎么盘老蜜蜡雕件?群主,你看看我的老蜜蜡雕件要不要盘?群主,我的老蜜蜡雕件我不敢盘,我怕盘坏了,有什么技巧吗?……下面我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下如何盘你手中的老蜜蜡雕件。
清晚期银鎏金点翠镶嵌老蜜蜡双喜临门雕件(传世带原宝光)
首先,老蜜蜡雕件分为传世和生坑(引用玩钱币的术语)两种。要看你手上这块是哪种老蜜蜡雕件,传世的老蜜蜡雕件分为带原宝光和暗光两种,如果已经是宝光四射就没什么盘的意义了。另一种情况是暗光,这种传世暗光的老蜜蜡雕件其实表面有氧化层的保护,只是由于长时候没有把玩(力度轻微的在手中适当的盘玩),再由环境的影响暂时暗淡失色,只要上手稍微适当的加以盘玩(比把玩更深入,在时间的力度上有所加强),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宝光。所以关于盘玩传世暗光的老蜜蜡雕件,就像玩老蜜蜡饼子那样。很多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老蜜蜡饼子做为货币储存,长时间在一定的环境中储存而自然氧化变的干涩无光,只要适当的去盘玩下,不出十天半个月,就会逐渐恢复她原有的光气了。如果已经有宝光的老蜜蜡过度的盘玩又反而不好,所以只要适合把玩即可。
接下去讲解下生坑的老蜜蜡雕件吧。生坑的老蜜蜡雕件我个人把他们分为五个层次:生坑带原宝光,生坑带氧化层(带暗光),生坑浅度脱皮(无光),生坑中度脱皮(无光无皮无工),生坑重度脱皮(无光且原皮完全脱离)。
清中期老蜜蜡福寿双全雕件(生坑带原宝光)
清中期老蜜蜡人物雕件一对(生坑带原宝光)
一、生坑带原宝光(无需特意的用手盘玩)
这种生坑带原宝光的特点就是:表面光滑,品相完美,工艺完整,宝光四射。和传世带宝光的老蜜蜡雕件并无区别。
因为环境对老蜜蜡影响及大,这种生坑出来的老蜜蜡雕件能完全的保持最原始的宝光,一点都没有受地下环境的影响而有什么变化。这种生坑的老蜜蜡非常难得,从品相宝光上来说甚至比传世的还好,因为传世的老蜜蜡雕件经过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流传,难免会有所磕碰伤残。所以这种生坑带原宝光的老蜜蜡雕件,完全没有必要经常去盘玩,偶尔拿出来把玩下就行了,更多的是拿出来欣赏她的精美工艺和珠光宝气。
二、生坑带氧化层(带暗光)(只要用手适当的盘玩就行了)
这种生坑带氧化层(带暗光)的特点就是:表面光滑,品相完美,工艺完整保留,用手抚摸无明显的粉末状颗粒,只是表面形成有浅薄的氧化层。
清中期老蜜蜡凤穿牡丹花片(生坑带氧化层)表面有层原始的金色氧化层
清中期老蜜蜡凤穿牡丹花片(适当的盘玩过后立见宝光)
清中期老蜜蜡凤穿牡丹花片背面(生坑带氧化层)
明代老蜜蜡瑞兽正面(生坑带氧化层)盘玩前
明代老蜜蜡瑞兽背面(生坑带氧化层)盘玩前
明代老蜜蜡瑞兽正面(生坑带氧化层)盘玩后
明代老蜜蜡瑞兽背面(生坑带氧化层)盘玩后
这种老蜜蜡雕件表面的氧化层在地下受环境影响非常小,个别出来后表面会有层金色的氧化层(参考上面凤穿牡丹)。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古人在老蜜蜡表面描金、洒金什么的。当初我刚入门学习老蜜蜡雕件的时候就常遇到一些卖老蜜蜡的商家就说自己卖的这块老蜜蜡雕件上面洒了金粉,或者说是描了金水等等,他们会用这些噱头来显示自己手中的这块老蜜蜡雕件有么多牛逼。曾经我也被他们一度误导,误以为真的是这样。后来自己上手过一些类似的老蜜蜡雕件后才发现,只要稍微盘玩一会,表面所谓的这层金粉就马上消失不见了,而你手指上并无金色的粉末残留。后来也请教过王哥,王哥的回答就是表面的氧化层,并不是什么金。所以,这层金色的东西就是在地下受环境的影响,蜜蜡表面最初的那层非常浅薄的氧化层,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
这里要说明一点,古人使用的蜜蜡雕件都是用新蜜蜡原料雕刻而成,而非现在所见的样子。很多蜜蜡雕件原来就像是现在我们所见的新蜡雕件一样,大部份佩戴的时间都不会特别久远,所以表面的氧化成还未形成,或形成很浅薄的氧化层就已经入土。当不同质地的蜜蜡雕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等客观因素下,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老蜜蜡雕件有着各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氧化层,不同的宝光等等。
三、生坑浅度脱皮(无光)(需要用手特意的加强盘玩,可以适合的擦点身上的油渍,比如脸上)
这种生坑浅度脱皮的特点就是:刚出来的时候表面有一层很细微的粉末状颗粒,这种粉末状颗粒就是最原始的氧化层在环境的作用下与蜜蜡雕件脱离,造成老蜜蜡表面一些非常细微的工艺流失,但大致粗线条的工艺还能完整保留,对工艺品相略有影响。且表面不再是光滑的,用手摸会有明显的感觉。放大后,你会发现表面呈明显的颗粒状,非常细微。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背面中间和左下方还有一部分保留着原来的氧化层和宝光,表面带反光的地方与浅度脱皮的地方一目了然,区别十分明显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背面还有一部分保留着原来的氧化层和宝光,表面反光光滑的地方与浅度脱皮的地方一目了然,浅度脱皮的地方明显就不反光,区别十分明显。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表面放大后,表面可见明显的细微颗粒,正是这种细微的颗粒,使老蜜蜡雕件表面摸起来不再光滑,光线的折射,使她暗淡无光。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表面放大
清晚期老蜜蜡双喜临门(生坑浅度脱皮)表面细节放大图,从图中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来表面像细目的砂纸那样不光滑。
清中期老蜜蜡通天孔东方朔偷桃(生坑浅度脱皮)盘玩前
清中期老蜜蜡通天孔东方朔偷桃(生坑浅度脱皮)盘玩后
像这种生坑浅度脱皮的老蜜蜡雕件还是可以盘玩的,盘的过程变化会比较明显,而且前后变化会非常大。看看最后那两张东方朔偷桃的对比图吧。盘玩前暗淡无色,盘玩后明显颜色变深,表面开始光滑出现宝光。这个盘玩的过程就是把原本呈细微颗粒状的表面打磨光滑的原理。
四、生坑中度脱皮(无需特意的盘玩)
这种生坑中度脱皮的特点就是:表面氧化层中度脱皮,基本已经没什么工艺可见,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对这样的老蜜蜡雕件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和把玩价值,只能做为一种标本件上手学习,更没有盘玩的必要了。
清晚期老蜜蜡牡丹富贵(生坑中度脱皮)只剩下大概的轮廓了
清晚期老蜜蜡牡丹富贵(生坑中度脱皮)细节放大无工可寻,最原始的工艺和氧化层早已脱离,而新的氧化层又已经形成。
清晚期老蜜蜡牡丹富贵(生坑中度脱皮)细节放大无工可寻,最原始的工艺和氧化层早已脱离,而新的氧化层又已经形成。
清晚期老蜜蜡牡丹富贵(生坑中度脱皮)细节放大无工可寻,最原始的工艺和氧化层早已脱离,而新的氧化层又已经形成。
清晚期老蜜蜡牡丹富贵(生坑中度脱皮)细节放大无工可寻,最原始的工艺和氧化层早已脱离,而新的氧化层又已经形成。
五、生坑重度脱皮(还是别碰了,一碰就掉渣,一盘全玩完)
这种生坑重度脱皮的特点就是:表面最原始的冰裂氧化层完全与蜜蜡雕件脱离,而且可以说是老蜜蜡与新蜜蜡的完全分离。就像脱衣服,一层层的往下掉。碰一下都会掉一层的感觉。这种完全没有收藏和欣赏的价值。
像上面这块超大的老蜜蜡三喜临门雕件一样,下面非常明显的一层表皮与蜜蜡脱离,脱离的部分正是老蜜蜡雕件最重要的部分——工艺。连工艺都没有的老蜜蜡雕件还有何意义?不如买块老原石还好玩点。只能拿来封存,欣赏那仅存的一丝容颜吧。我是不会买这样的老蜜蜡雕件,我也不建议朋友们买这样的,除非价格比原石还便宜,那就买块当标本吧。
下面还有一种生坑比较特别的老蜜蜡雕件
这种黑皮的老蜜蜡雕件往往介与浅度脱皮与中度脱皮之间,如果你处理的好,就能往浅度脱皮变化,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中度脱皮或者重度脱皮。这种处理方式才是这篇文章最重点的,之前只要用手适合的盘玩即可,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首先,遇到这种黑皮的老蜜蜡雕件想入手,你就要先观察她到了哪种程度,如果是像上面那块三喜临门一样,一碰就已经开始掉渣了,我建议放弃。如果仅仅是开片分离,没有大面积的掉皮,那么这种情况还是可以挽救的。就像下面这块黑皮的老蜜蜡荷叶荷花雕件来说吧。我买她就是拿来做实验的,刚入手的时候上面的位置已经开始掉渣了,先放强生BB油里浸泡一会,然后拿出来用手轻微的盘玩,特别是开片开裂的地方,用手的温度加上BB油,这样盘一会,再放油里泡一会,再拿出来盘玩一会,注意力度。反复几次后,用纸巾将油吸干,然后手也擦干,开始干盘,这样手与蜜蜡表面的摩擦会使蜜蜡表面的温度加高,手的肌肤有弹性,有按摩一样的效果,渐渐地,开片开裂的地方吸收了温度和油渍后会渐渐地加固。就这样每天适当的干手盘玩几次,过个十天半个月,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不会再有掉渣的情况出来。
切记盘玩的过程中不要用橄榄油之类的植物油,这种油与有机宝石不吸引,而且盘玩久了,植物油与手上的脏东西粘合在一起,又盘进老蜜蜡雕件的缝隙里,时间久了就会很难清理。这也是我的经验,不信你试试。而像BB油本身就是矿物油,容易吸引也容易擦干,对于珠宝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经过盘玩保养后,原本这个缺口的地方是掉渣的,现在已经被洋溢后变的光滑。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经过盘玩保养后,原本这个缺口的地方是掉渣的,现在已经被洋溢后变的光滑已经形成新的氧化层。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经过盘玩保养后,原本这个缺口的地方是掉渣的,现在已经被洋溢后变的光滑已经形成新的氧化层。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经过盘玩保养后,原本这个缺口的地方是掉渣的,现在已经被洋溢后变的光滑已经形成新的氧化层。
清晚期老蜜蜡荷叶荷花(生坑中度脱皮)表面明显开片呈开裂状态
经过盘玩保养后,原本这个缺口的地方是掉渣的,现在已经被洋溢后变的光滑已经形成新的氧化层。
没有特别的情况,还是用手直接盘玩是最理想的,因为手的皮肤有纹路,有弹性,盘玩的过程其实就是起到打磨的效果。如果这块蜡非常干涩,而你的手又是那种无汗无油的话,那么可以放脸上或鼻子上擦点油渍下来当作润滑剂。不建设用布去擦,因为很多蜜蜡表面会有破损的棱角,用布容易勾到棱角部分导致蜜蜡脱落。BB油用一次就够了,不要天天上手就用BB油,太油了反正能达到用手的皮肤去打磨蜜蜡表面的效果。
最后说说,如何挑选最理想的老蜜蜡雕件,其实只要认真从头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不用我说也清楚了。我想你应该懂的在抛开一块老蜜蜡雕件的年代,工艺,器形大小等等这些因素以外,应该首选什么样的老蜜蜡雕件下手,对,就是宝光。年代,工艺,器形,大小都是其次的,只要一块老蜜蜡雕件宝光四射,东西完整,价格适合那么就值得买。
还是那句话,这些是我个人玩老蜜蜡雕件的心得,认同的朋友可以借鉴,不认同的朋友可以飘过,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一起探讨、研究、学习、进步。
欢迎喜欢中国古代老蜜蜡雕件的朋友一起交流,
可以扫下面二微码
内容与版权归虎魄造办处所有,喜欢的朋友可以转发分享,但不得盗用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