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受宝宝欢迎的零食,海苔绝对可以算其中之一。
这说来也不奇怪,海苔入口即化的鲜香口感,连兔姐每次吃都一片接着一片,停不下来,何况是在饮食上少盐少油的宝宝呢,简直是打开了TA们的新世界大门呀~
因为海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营养密度很高,即使吃一点也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所以,海苔无论是作为宝宝的佐餐辅食还是休闲零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妈妈们可要认真想想,海苔真的适合给宝宝吃吗?
海苔被列在“不推荐的儿童零食清单”里?
对于海苔原料中的纤维含量,以及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兔姐还是非常认可的。
但海苔经过调味加工处理过后,会在原有营养成分上,增加大量的油脂、盐、糖以及味精等,所以并不推荐给宝宝食用。
特别是一两岁的宝宝,薄薄几片海苔吃下去,看着好像没什么,其实连带摄入的盐、糖等避免过早摄入的成分,很有可能已经超标了。
就在去年刚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里,海苔作为高盐、高糖、高脂肪的代表,已经被列入“不推荐的儿童零食”清单里。
因为,市面上常见的调味海苔往往又油又咸,个别海苔含糖量还异常高,甚至还因添加剂过多被曝出例如“菌落数超标”的丑闻。
食品中“菌落总数”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基本指标。
微生物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保质期内的食品也失去食用价值。
海苔加工过程较长,步骤复杂,容易出现菌落总数超标和二次污染。
年11月,天津检验检疫一批韩国进口海苔菌落总数超标;
年11月,济南又曝出,在保质期内的海苔有馊味,宝宝吃后引起腹痛。
妈妈们为了让宝宝吃的放心些,千方百计海淘来的进口海苔,却也难以保证,那么,适合宝宝健康的海苔到底要怎么选?
购买海苔时应该怎么避坑?
去超市买过海苔的妈妈应该都有印象,面对一整个货架的海苔,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真是挑花了眼!
大人吃可以任性的只看口味,但宝宝吃还是推荐以健康为重。
01、看配料表
有小部分海苔厂商会直接在配料表标注海苔(紫菜)含量的百分比,这种方法最省事,直接对比就知道哪款最良心。
但毕竟这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大多数海苔厂商的配料表还是随心所欲,不会想让你一眼看穿的~
上图,这就是最理想的配料表啦,只有海苔,以及少量的盐、油、糖,别的那些看不懂的化学名一概没有。
02、少盐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宝宝要低钠饮食,而不少海苔都有调味,咸到齁。
那在购买前,如何知道某款食品是否低钠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时我们可以看到钠的全天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NRV%)比较高的,特别是远高于能量NRV%时,说明这种食物的钠含量比较高,最好是少吃或者尽量不吃。
而且,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些食品营养参考值(%)都是根据成人的需求来算的百分比,并非根据儿童的。儿童的实际需求量要少得多!
成人的每日钠摄入建议是毫克,但1-3岁的孩子只建议毫克(最高限量毫克)。
下面这款海苔每克,含钠毫克,即使吃得不多,也很容易导致宝宝一天的钠摄入过高。
这款海苔里的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的94%,远远高于能量的每日营养参考值的18%
经常吃太咸的食物也容易影响到宝宝的口味偏好。建议钠含量在mg以上的海苔都少吃或干脆别给宝宝吃。
03、少油更健康
兔姐每次吃调味海苔时,不仅咸到不停喝水,还会弄得一手的油。
除了看配料表里是否添加橄榄油、食用油等,还可以看成分表里脂肪含量,含量越高添加的油越多。
过高的油脂含量不仅不容易被吸收,还容易导致宝宝腹泻、便油等肠道疾病问题。
04、少糖最完美
天然海苔本身的味道鲜甜,再加上大多数都含大量的盐,所以很少有妈妈会发现海苔也是“多糖”的重灾区。
研究一下配料表,就会发现一半以上的海苔都额外添加了白砂糖。
少量的白砂糖可以提鲜,对健康的影响不大,但有些海苔对白砂糖一点都不手软,这种海苔对宝宝的饮食习惯就有不好的影响了。
ps:兔姐再三提醒,妈妈们在购买食物之前应当注意看配料表后面的标签!
避免“隐形盐”超标,妈妈需要做好这件事
对于还没吃盐的宝宝来说,海苔是补碘的好来源。
不过,宝宝1岁以前盐份的摄取,完全可以从母乳、配方奶以及自然食物中获取。
根据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0~6个月的宝宝,坚持纯母乳喂养;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建议首选适合的配方奶喂养;
●7~24月龄的宝宝,饮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
●2周岁~6周岁的宝宝,应控制食盐用量,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少选含盐高的腌制食品或调味品。
妈妈应当给宝宝从小养成吃清淡的食物的习惯:
01、尽量选择新鲜的天然食物
虽然天然食物中也含有钠,但比起加工食品来(尤其腌制食品),天然食物中的钠含量可就少得多了!
如果食用新鲜、烹饪得当(建议多采用蒸、煮)的话,还能保留更多的营养素。
因此,不妨将宝宝辅食中的加工肉泥、果蔬泥用鲜肉和新鲜蔬菜水果剁泥代替,最好不过!
02、自制辅食和零食
对于宝宝喜欢的零食或辅食,如海苔、饼干、面条,不妨在时间充裕的时候亲自下厨,既可控制盐和糖的添加,还能和宝宝一起享受劳动的快乐呢!
03、和家人共同学习营养知识
很多家庭中,长辈的口味相对偏重,除了长期的生活习惯,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味觉退化导致。因此,家长尽量不要以自己的口味去判定宝宝辅食“口味太清淡”。
另外,为了给宝宝更好的生长发育健康,超过钠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小零食妈妈都应该多注意,这样才可以减少宝宝吃“隐形盐”的概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