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尿蛋白含量高是慢性肾病进展最常见的因素,必须把尿蛋白控制在0.5g/24小时内,才能有效地预防肾病发展成尿毒症。降尿素有多种方法,这里列举不一样且最有效的7种:
1、低盐饮食
低盐量作为“五低一高”之首,既能降低血压,又能降低尿蛋白,能使尿蛋白降低20%以上。在一天中,国际主流饮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6克盐(即一啤酒瓶盖所含的盐)。限制盐的目的是限制钠摄入。然而,钠含量较高的食物并不只是盐,几乎所有我们经常吃的食物都含有钠。由于每天食品中的钠含量相当于2-3克盐,因此患肾病的人要把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左右。
怎样判断自己的钠盐摄入量超标?看看尿钠,24小时尿钠超过毫摩尔,说明盐过量。有些病人认为自己是低盐饮食,事实上已吃多了盐,化验尿钠就会超标。
2、监测血压
就是在家里监测血压。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中,60%的高血压会使尿蛋白恶化,更容易损害肾和心血管。无论是否有高血压,建议所有的肾病患者在家中监测血压。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肾病病人,要记录血压的变化,医院看病,医生心里就有数,用药更加准确有效,减少住院时间。
3、预防感冒
肾综合症的患者也许深有体会:好不容易把尿蛋白降下来,药很快就停了,结果一次感冒导致复发,尿蛋白飙升,功亏一篑,得从头再来。
感染是肾病的主要敌人,不仅引起尿蛋白升高,严重的感冒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肾衰竭。推荐所有没有疫苗禁忌症的肾病患者注射感冒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
4、普利类(ACEI)和沙坦类(ARB)药物
带有普利,沙坦的药名,既有降压作用,又有降蛋白作用,是近二三十年来最成功的肾病疗法。它们的作用相当。普通普利类药物价格较低,可作为首选;有些病人在服用普利后会出现咳嗽的副作用,此时可以用沙坦代替。
5、糖皮质激素
蛋白尿的治疗以激素为主,主要有三种:药名带有“可的”、“泼尼”、“米松”的短效、中效、长效的激素。
6、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环孢素、来氟米特、硫唑嘌呤,还有中药免疫抑制剂等。症状较严重时,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结合激素治疗,也可单独服用。
7、中西医结合
尿液蛋白原因复杂,单用西药有时难以发挥作用,或经常复发。应用中药能明显改善病情。在中医学看来,尿蛋白是由三种病理现象引起的:脾气虚弱、肺气郁结、肾气耗损。
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轻易解决。若三者同时出现,则可形成顽固的蛋白尿,发生激素抵抗或激素依赖,久病不愈。通过恢复肾的升清降浊功能和肾的封闭作用,可以使蛋白尿消失。
希望所有肾病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控制在0.5克/24小时以内,达到临床治愈,甚至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