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乌克兰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本应该已经全面播种,但众所周知,今年他们的生产节奏是被完全打乱。
有趣的是,乌方声称今年播种面积比往年播种面积还要增加10%。
战火频繁,并没有运输商愿意输送,这些农作物运输不出去,就算增加了10%的面积播种,可能还得依靠乌内部消化。
与此同时,4月1日起俄开始长达五个月的时间,禁止出口葵花籽油。
一、葵花籽油
很多人肯定很疑惑,葵花籽油很重要吗?
毕竟对于咱们来说,有那么多的选择: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稻米油……
但对于西方,尤其欧洲,葵花籽油是他们的主要食用油,无论面包还是炸薯条都需要它。
二、葵花籽油危机
此前由于气候灾害,疫情影响,葵花籽油供给已十分紧张。
而两大粮仓冲突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稻草。葵花籽油供给彻底崩塌。
一种油不行就换一种,这很难吗?
4月1日,乌克兰刚炸了俄境内一个油库,这一举动直接宣告此前谈判失败,并进一步升级冲突,所有关于乌方的未来发展,恐怕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欧洲算是全员登上俄不友好国家名单里了,如果继续依赖俄方粮食,这不是自己“啪啪”打脸。
的确对于中国、美国等有自己农业根基,粮仓自给的,这不难。
但对于欧洲部分无法自给的,几乎依赖于乌克兰、俄罗斯这俩大粮仓的国家来说,真的难。
三、积极自救,西方大兴换油风潮
为应对葵花油短缺危机,欧洲民众开始购油热潮,葵花籽油在当地已是一瓶难求,而政府则需要在有限的选择里尽快找到替代品,椰子油味道重,橄榄油价格高,玉米油等产量少。
综合比较,菜籽油与大豆油便稳坐换油第一把交椅。
巧妙的是美国近日宣布大豆新增加种植面积多万英亩。
四、小葵花籽的大魅力
葵花籽油短缺,直接刺激全球食用油市场,菜籽油、大豆油等身价暴涨
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国际食用油价格暴涨,受影响最大的便是豆油与豆粕(猪饲料),不过早发现,早治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指出,要大力提升大豆与油料的产能提升。
此外,国际食用油价格暴涨,对于油料产能有余力的国家更是一种机遇。如希腊便毛遂自荐,如果需要,可以提高自家葵花籽油的产量。
希腊的农业占比较高,可达10%,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额近20%,水果、蔬菜、花卉和橄榄油都是它的特色农产品。因此希腊具备大力发展葵花籽油的客观条件,或许深陷负债危机的希腊将迎来“第二春”。